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知止堂

春风诵罢茶烟散,齿颊犹存上古香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在故事中感受孝德  

2011-12-31 20:28:00|  分类: 蒙学馆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
从今年三月开始,我们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孝德故事,从古代的二十四孝一直讲到当代的孝子。听故事是孩子们喜欢的形式,而听这样的故事呢?

记得以前,在孩子们眼中,为下班回家的父母端水、捶背之类的日常小细节就是孝行了,他们会很自豪地告诉老师和同学。可是当他们听到一个个孝子的故事后,就不再炫耀自己的行为了。这些故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,让他们看到更多更感人的孝行。虽然孝行没有标准,但是孩子们为自己找到了参照点、学习的榜样。

听故事时的课堂纪律是最好的时候。在讲二十四孝时,很多孩子的表情告诉我,他们正在认真地听。

而讲当代孝子的故事时,孩子变得活跃起来,经常发出“哇——”地赞叹声。最有意思的是听到小孝子的故事时,孩子们就会和自己比,小伙伴的故事不像古代的故事让人觉得飘渺,故事中的主人公似乎就在他们的身边。都是同龄人,别人做了些什么,自己又做了些什么?虽然孩子们没有告诉我他们在想什么,但是孩子们对小孝子的年龄如此敏感,我相信他们一定是在暗暗地比较。故事中的小孝子们除了有那些感人的孝行外,吃早饭、赶去上学、回家做作业、复习,这些学习生活的场景让孩子们觉得是那么地熟悉、真实。当听到孝心感动社会,病重的父母得到救治时,孩子们会表现得特别高兴;讲到小孝子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时,孩子们会瞪大眼睛——这表情是惊讶,也是赞叹吧。

最让我意外的是还在上幼儿园的俞勋民小朋友,一次课后,他问我,老师你为什么讲的故事都是(爸爸妈妈)住院的?我没有立刻回答他,而是在下一堂课上让孩子们来解答。杨知非回答说,因为孝行是晚辈对长辈的,二来因为生病住院才能看出(孝行的)难能可贵。听完这个答案,小家伙满意地点了点头。看来这些故事确实给孩子们一些触动了。

分享当代孝子的故事,成了课堂上的一个固定环节了,明年,我们还会继续。只是不知道,孩子们会不会有听厌的一天。

 

注:有朋友希望能分享这些当代孝子的故事,其实这种故事在中国文明网上很多的,可以登录中国文明网下的论坛,在“身边好人”版块里有各地推荐的感人故事。平时看到这些故事我也会在微博里转发,可以登录我的微博,在我的收藏里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98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