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知止堂

春风诵罢茶烟散,齿颊犹存上古香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“三兔”闹元宵  

2011-02-19 23:17:10|  分类: 蒙学馆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      今年的元宵节是六十年一遇“三兔”齐贺元宵节。这种现象,60年仅出现一次。上一次出现这一天文历法现象是在1951年2月20日,下一次将出现在2071年2月14日。三兔指的是兔年、兔日、兔时,按中国传统历法,今年农历是辛卯年,属兔年;农历正月十五是癸卯日,属兔日;清晨5至7时是卯时,属兔时。

而在北濠东村社区里,二附学生组成的“聪明兔”队,实小学生组成的“可爱兔”队和我们学堂孩子组成的“乖乖兔”队,也来闹元宵了。

在社区的精心准备下,首先是三队“兔子”放烧火。南通民间“放烧火”的风俗,起源于远古人们对火和火神的崇拜。远一点的可以翻翻《诗经》:“去其螟塍,及其蟊贼,无害我田雅。田祖有神,重畀炎火。”说的就是乡野阡陌农夫手执火把驱虫赶兽,护卫田禾的情形。近一点的可以看看我们的老前辈、清道光初南通诗人李琪的《崇川竹枝词》:“山村好是晚风初,烧火连天锦不如,但祝麻虫能照尽,归来沽酒脍池鱼。”诗后原注:“元夕放烧火,谓之照麻虫。”这首民歌体的小诗告诉我们,当年南通民间 “放烧火”的场面十分宏大壮观,连城里的红男绿女、骚人墨客都要赶去争看热闹。发端于火崇拜的“放烧火”、“火把节”,是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在孩提时代共有的信仰,只不过名称不同、形式有异而已。随着时代的发展、社会的进步,这种古老的习俗,在有的民族有的地区变异了,消亡了,而在有的民族有的地区中却得以保留和延续。作为汉民族集居、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南通,能够奇迹般地在汉民族地区惟一保留“火把节”孑遗,其蕴藏的文化内涵确实是非同一般。它值得南通人民引以为自豪。

放烧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,“小兔”们其实只是传递了下。虽然只是短暂地摸一下,可这旺旺的火焰,也让一些“兔女生”们感到又是兴奋又是紧张。传递完,小区工作人员便在空地上挥舞起来,瞬时火星四溅,像天上的繁星洒落人间,非常壮观。

 

“三兔”闹元宵 - 知止堂义学 - 知止堂

 

接下来就是“兔子”们的诗朗诵了,他们都选取了与元宵节有关的诗词名篇:

接汉疑星落,依楼似月悬。——《十五夜观灯》(唐)卢照邻  

有灯无月不娱人,有月无灯不算春。——《元 宵》 (明) 唐寅   

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到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——《生查子 元夕 》 (宋)朱淑真   

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 宝马雕车香满路,凤萧声动,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 。 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 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——《青玉案 元夕》(宋)辛弃疾  

 

“三兔”闹元宵 - 知止堂义学 - 知止堂

 

“三兔”闹元宵 - 知止堂义学 - 知止堂

 

最后便是“长征”——走三桥。我们在小区里从北濠东村二桥到一村,转了一大圈。大部分孩子都坚持下来了,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,好不热闹。“走三桥”原本是一种祈福形式,参加都也多为女性。现在很多小男生在妈妈的带领下,也来参加了。大家牵手在街道、小桥上走过,为自己、亲人和爱人做祈福。相信这是上元夜一幅美丽的风景。

“三兔”闹元宵 - 知止堂义学 - 知止堂

  

 

 

相关链接:

2月18日晚南通电视台《总而言之》对今天的活动作了报道:http://www.nttv.cn/mplm/edu/zeyz/2011/0218/38227.html(电视台官网,节目在第七分锺左右)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1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